2005年6月18日 自閉中
發生了一些事,又讓我墮進了自動啟動的「自閉」模式。
「偶然」打開了一個word document,是我很久以前讀了Tuesdays with Morrie之後節錄下來的。
我相信世事沒有所謂「偶然」,凡事總有原因。重新再讀這個,又提醒了我一些我以前知道的事,或者我可以在這裡分享一下。
From Tuesdays with Morrie
引子
一個老教授得了一個罕見的不治之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ALS)。在這個怪病的魔掌下,他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之內,身體的神經變得像一根被燃燒的蠟燭一樣,慢慢由腿部開始向上熔化,開始時無法站立,跟著無法坐直,然後到手部不能活動,最後侵佔入肺部,最後窒息而死……然而整個過程卻在老教授完全清醒的情況下進行。
因為得了這個怪病,教授接受一個電視節目的訪問,陰差陽錯下令老教授重遇他已闊別16年之久的愛徒。在命運奇妙的安排下,這個已變得沉迷爭名逐利的「學生」,竟成了老教授人生中最後十四堂課的唯一學生。課程的題目不是甚麼,正是老教授之死。他以他自己的死作為最後的教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道得了怪病後,教授問自己﹕
「我是要日漸萎靡不振,或是要善加利用剩下的時間?」
然後他決定﹕
「研究我的緩慢步向死亡,觀察我身上發生的事,和我一道學習。」
(一)
教授﹕死亡,是件悲傷的事……但活得不快樂也是悲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多時遇事只想躲進「防空洞」,臉上掛上「請勿打擾」的門牌,然後便安心走進「防空洞」放聲痛哭。我想大概是我的「全自動自閉機能」正在產生作用…我不知這是健康不健康,也不管我有沒有理會身邊的人的感受。可是只要讓我一個人面對自己,哭過死去活來之後,我通常也會有重生的感覺。
未認識福音之前,如果有人問我,我準會答我的人生並不快樂,活著只是在等死。感謝我有機會認識福音,知道人生的意義,我知道磨練背後的意義有多大,就算痛苦也覺是值得。先知楊百翰曾經講過﹕Every trial and experience you have passed through is necessary for your salvation。我想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原來不知不覺,福音令我改變可真不少。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4 comments:
Everyone has their way of dealing with challenges we face in life, I guess the key is the perspective of how we look at the whole picture. Dying is not the challenge, living is. The Gospel gives us that perspective so we could find a balance in self-isolation and facing the issue with faith,hope, and courage.
Keep trying, you are being refined like pure gold, the more you are tried, the pure and stronger you'll be.
G.T.
您做嘜自閉呀?
我有時都會啟動「自閉」模式, 真的只想留在家中懶洋洋地躺在梳化上, 幸好通常(抑或是巧合)在這個時侯大多都沒有朋友找我。
不知為何, 我真的比前自閉, 可能是之前自己的生活(包括工作及娛樂)太忙碌了, 現在自己在家中反而更安樂自在。
小女子已經閉關完畢!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