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2, 2005

哭與不哭

2005年7月12日 晴

自小就是「喊包」一名。事無大小,一不高興便會哭。只要我哭,姐姐阿哥會叫我「小氣鬼」,婆婆會罵我「駝衰家」。可是一貫我行我素的我對於他們的「詆譭」卻一於少理,照哭可也。漸漸他們對於我的哭聲已然麻木。

直至有一次,小學畢業典禮後,人們漸漸散去,我看到另一個同學仔在教員室外哭了起來,我這個喊包自然也不輸蝕,也哭起來湊熱鬧。一個剛剛升上中學的「小師姐」經過看見我們,對我們說﹕「都咁大個人喇,仲喊?喊係懦弱嘅表現,你地咁樣好冇用。」時隔多年,我還清楚記得她說此話時那種不屑的態度。

我沒有即時止住了哭,但是我記住了她的話。她口口聲聲說我們「都咁大個人」,其實當年我只有11歲。

當年我是由中文小學升上英文中學,所有科目忽然由中文轉成用英文授課,這已足夠令我吃不消。還有加上那些令人沮喪的英文unseen dictation。記得初時我差不多每次都吃蛋。以前在小學通常都考10名以內的我,來到中學差不多要考包尾。雖然面對這麼大的轉變和壓力,我從來沒有在人前哭過。哭我都只在家裡的被窩裡哭。忍不住時或會躲在學校的廁格內,但最常到的還是在學校內的小聖堂,我時常在那裡大哭特哭。

這個做法我一直維持到大學畢業後,甚至於在電視台工作時。就算那時被導演當眾用那些難聽的「粗口」罵,我還是強忍著淚,任他們罵個夠。

直至有一次,我們一班同事出外吃飯,閒話家常,導演甲當著我面對我的老闆說﹕「我真的很羨慕你,可以有她(指我)這個PA,任「炳」唔嬲,最犀利係連一滴眼淚也沒流過,可以任你罵個夠!」那一刻才醒覺自己一直強忍不哭不是什麼值得引以自豪的事,我是那麼愚蠢,眼淚本來就是最犀利的「武器」。我只要簡單的即時哭出來,便可減少受那些無謂的苦。

不知是否因為我汲取了這次慘痛教訓而慢慢調節過來,還是我在「小時候」「忍淚」太多,引致到現在「老時」淚腺「失禁」?

這幾年來,我竟「返老還童」,一想到要哭,便如山洪暴發,要怎樣忍也忍不住,而且一發便不可以收拾。

5 comments:

安琪拉@blog said...

很喜歡你這個題目。

我對上一次"大哭", 應是幾年前祖母的離去。通常喊我會自已一個人, 對我來說, 哭是一種舒懷的方法, 但我不會哭於他人面前, 我不是覺得這是懦弱嘅表現,而是我會選擇其他方法(如食野, 打機, 發忟憎), 雖然唔係好, 但這是我的選擇。

可以喊可算是一種幸福, 是一種情感的舒發, 喊完後心理上好似舒服好多, 欲哭無淚才是最痛苦。所以喜歡哭就哭, 笑就笑。

Anonymous said...

最近我有大哭一發不可收拾,那天借一套電影,然後哭.

女性會用哭去舒發自己的情緒,所以要哭便哭.

男性因為以為自己大男人,男兒不能有淚,所以死撐,但是我比較喜歡男人會哭,他們也是人.

Anonymous said...

Cry, cry, cry! Crying is an exercise too . . . for your mind, not to say for your lungs too. But excessive exercise can cause unnecessary pain.
G.T.

j@blogger said...

句子一﹕女人是用水造的
句子二﹕水為財
假設以上句子都是對的,那麼,所有女人都是很有錢的!

字:悠人 said...

句子三:才多身子弱,錢多瞓唔著

假設這一句也是對的,所以妳這麼夜還沒睡!

註:我正在工作中,所以不是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