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與貧童會面
以為今趟沒有機會探訪那些真正貧困的小學,可原來那個負責的幹部本打算帶我們前去,不過只怕太「辛苦」我們。我不明白他們說所謂「辛苦」是什麼意思,既然我們知道有這個機會,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馬桂繁一看照片便認出其實上次已探訪過那間學校,當然大家都不大清楚上次探訪與今次探訪的目的有什麼不同。
抵埗已知這學校就如電視上所看到的一樣。平房設計的班房破舊不堪,班房內照明不足,小朋友擠在又破又舊的木椅木桌上課。雖然天氣冷,但孩童衣服單薄。大概是訓練有素吧,小朋友身體抵抗力好,所以都不覺得冷。反而我這個娘精牛高馬大,又穿樽領,又有外褸,卻要靠暖蛋來保暖。
馬桂繁與我分工合作,她為小朋友拍照,再把數碼相機的屏幕讓他們看。然後由我將小朋友爭著看自己被拍下的模樣時那些興奮雀躍的表情拍下來。老師們叫小朋友獻唱,他們唱了一首《小蜜蜂》。與城市的小朋友不同,他們都毫不害羞,而且很賣力地唱,那是小朋友獨有的純真的歌聲。我透過攝錄機屏幕看著孩子們一張張純真的臉,我在想他們的將來將會如何,想到這裡,有一刻我鼻頭真的有點酸。
令我們意外的是,那些小學老師打扮得花枝招展,看不出是貧窮學校的老師們。我向自己解釋,大概是知道今天有我們這班「貴賓」來訪吧,於是都盛裝打扮,可能他們看到我這個娘精只穿牛仔褲髒布鞋的寒酸相,反而會感到很失望。
參觀過他們上課時的情況。無論老師還是學生,他們的普通話也不大標準。老師叫大家打開課文讀,他們便很賣力地大聲把課文朗讀。我的普通話不好,再加上他們有鄉音,所以我不知道他們所讀的內容。但他們讀書時音調抑揚頓挫,聽上去像在唱歌一樣,是聽覺上的一種享受。
我和馬桂繁知道或許我們沒有其他機會再接觸到貧困生,於是請校方在每年級挑出成績最好的小朋友,讓我們可以派送那兩大袋還未怎樣發過巿的舊衣舊物。我們都傾囊而出,把我們可以送給他們的文具、玩具、舊衣都送出來。衣服也不理小朋友大人,通通照送可也,我們一心只想小朋友的家人或許可以受惠。
可是有些大人的外褸、套裝,我真的不好意思拿出來送給小朋友們,於是唯有留待下次再有機會的時候。






4 comments:
其實那些小朋友們知道有外地的人來探訪他們,都會很興奮,可能是因為從未有或很少人會到那裡探望他們,送他們這麼多的物資。
想起我們香港的小朋友也真的是幸福得很,至少不用憂三餐不得溫飽,不夠衣服穿,或是有病不能醫,更不用擔心不得上學呢!可惜的是,並非所有香港人會珍惜這份褔氣,沒有多少學生會珍惜讀書的機會,他們覺得這個機會是理所當然的,卻從沒想到世界上有很多小朋友一生盼望的就是可以上學校。
感謝梁正華的親身報導,多謝您讓我知我們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年尾時,大家共渡佳節時,看到這篇文章,我的心有一份酸溜溜的感覺.
我們的生活是否已經太豐盛了?
感恩!感恩!感恩!
分享!分享!分享!
香港的小朋友真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在世界其他地方, 小朋友可以上學校不是必然的, 今日看無線新聞, 現在香港小學生還有過重的跡象了。
知足常樂!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