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9日
馬桂繁在六盤水的fans們
話說梁正華和馬桂繁今次到貴州的任務之一,就是要評估一下當地中學及師範學生的英語水平。如何評估?其實我們二人都不是專家,只可靠我們的常識去設計問題,然後分兩方面(即學生和教師)去開座談會。
有一次馬桂繁和我到了一間中學(印象中好像是高中),與一群學生舉行了一次座談會。我們問學生要了他們的英文課本來看,覺得程度也很高。同行的其他人叫學生讀一段課文,卻發現他們的發音很有問題,我們沒有課本根本沒可能聽得懂他們在讀什麼。我們請其他同學解釋那同學讀了些什麼,亦只有少部分同學知道。
其實以他們的環境,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英語。學校的資源也不充足。課文的錄音帶雖然是由外國人讀,但是就只是在上課時用那些殘舊的錄音機播一、兩次,同學根本未能掌握得到發音。再加上老師的發音也有很濃重的地方口音,他們再讀同一篇課文只會令同學亂上加亂。錄音帶隨著不斷播放,音質每況愈下,發音當然已失真。學校圖書館當然沒有供外借的錄音帶,就是有的話,同學也沒有錄音機可播。另外,他們也投訴課本的錄音帶讀書時的速度太快,他們每遇上一個生字,便會卡住了聽不下去。
因為我們可能考慮為他們設計一些輔助教材,所以我們測驗一下他們可以接受的讀英文的速度。於是便由我當眾朗讀一段課文。首先試快一些,然後減慢速度,看看他們可以接受的速度為何。
就因為這麼一讀,學生們便封了我和馬桂繁做「偶像」。座談會一結束,馬桂繁率先被一大批fans包圍,又問地址、電郵(其實他們沒有電腦)和聯絡電話。可能是因為我不太懂普通話,他們不太敢到我那邊來,而我托了馬桂繁的福,有零星的幾個fans圍著。其中一個fans更衝口說﹕「你究竟是如何學英文的?怎麼你的發音會跟磁帶裡的一模一樣?!」我真的不懂如何回答,只懂笑,然後就用一貫大姐姐口吻的說要他們要多聽多寫多讀。
可憐我們一行人要捱冷風,等馬桂繁的fans慢慢散去才可以打道回府。大家都說馬小姐真的成了同學們的「明星」!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2 comments:
如果時間唔急,輔助教材的排版設計,我也許可以出小小力!
Happy New Year!
Post a Comment